巢湖市委編辦緊緊圍繞服務保障中心大局,持續整合規范事業單位,調整優化部門職能,統籌調配編制資源,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。
一、進一步整合規范事業單位。利用街道體制改革契機,撤銷街道文廣中心、社區服務中心、環衛所等機構,整合成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、黨群服務中心。撤銷職能弱化的散裝水泥辦公室、地產評估事務所等機構。根據工作需要,對部分事業機構隸屬關系進行調整,將市醫保中心由政府直屬調整為市醫保局管理,市森林公安由市自規局調整為市公安局管理。根據機構職能調整和事業單位規范管理要求,對部分機構名稱進行調整,將市社會兒童福利院變更為市社會(兒童)福利中心,市工業集中區辦公室更名為市重大項目服務推進中心。
二、進一步調整優化部門職能。市委編辦聯合市委組織部、市人社局等部門,開展機構改革“回頭看”,全面摸排涉改部門改革推進情況。針對部門反饋的意見建議,在前期改革的基礎上,調整優化相關職能,進一步捋順部門職責。如明確電力設施與電能保護職能承擔機構,厘清非煤礦山與民爆物品相關管理職責,界定市應急管理局、市發改委、市商務局在救災物資需求和動用方面的職責分工。
三、進一步精準投放編制資源。加大全市編制統籌調配力度,優化編制資源結構。全市共收回職能弱化部門233名編制,投放到民生、經濟發展等領域,全力保障用編需求;下沉115名事業編制,用于街道體制改革;下沉33名事業編制,用于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。加強衛健部門疫情防控、教育部門雙減工作等編制資源保障力度。